戰功卓著郭子儀:唐朝唯一未因功致禍的大將軍
郭子儀(697~781年),唐代著名將領。字子儀,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他一生歷仕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二十餘年中,身系唐朝廷的安危重任,為唐中興名將。
郭子儀少年習文練武,於玄宗天寶初年中武舉,從此入仕,在朝任左衛長史。天寶八年(749)任橫塞軍使,十三年(754)任天德軍使(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北)兼九原太守。
唐玄宗統治的後期,朝政腐敗,藩鎮勢力迅速擴大。鎮守唐東北邊境的蕃將安祿山,身兼平盧(治所在今遼寧朝陽縣)、范陽(治今北京市)、河東(治今山西太原市)三鎮節度使,部下據兵十五萬,久已蓄謀推翻李唐王朝,暗自招兵買馬,積草屯糧,積極準備著發動叛亂戰爭。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南下占領瞭河北、河南的許多州縣,於十二月即攻破東都洛陽。
唐朝廷慌忙應敵,詔授郭子儀為朔方軍節度使,命出兵河北,襲擊安祿山的後路。郭子儀兵進山西,在右玉(今山西右玉縣)初戰獲勝,打敗叛軍高秀巖部,殲敵七千餘,收復瞭雲中(今山西大同市)、馬邑(今山西朔縣)、東陘關(在今山西代縣東)等地。十五年正月,安祿山攻潼關,玄宗又命郭子儀分一路兵去洛陽,另選一將出井陘關(在今河北井陘縣西北)入河北。子儀推薦部將李光弼任河東節度使,率軍出關。隨後,玄宗改命郭子儀返朔方補充兵力,然後東進代州。四月,子儀趕至常山郡(今河北正定縣)與李光弼會合,在九門(在今河北藁城縣西北)打敗叛軍史思明部。五月,追至恒陽(今河北曲陽),與史思明大戰於嘉山(在曲陽縣東),殲敵四萬餘人,俘千餘名,獲戰馬5000匹,取得反擊叛軍的第一個大勝仗,河北的許多郡縣紛紛迎接唐軍,郭子儀由此威名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