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島民間故事傳說:冼夫人暗察還草帽!
文章分類:隋朝
你也會想看的:西漢唯一的長公主館陶公主劉嫖之死揭秘
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梁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壬寅年,高涼(今電白、高州、陽江、雷州一帶)一傢俚族的顯貴傢中,一個女嬰呱呱落地瞭,這女性不尋常,後來幹出一番維護國傢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大事業,對社會的生產和文化進步作出瞭重大貢獻,被譽為“女中奇男子,千古推為一”。她,就是歷來受人愛戴和紀念的我國六世紀嶺南首領──冼夫人。
冼姓,是梁、陳、隋時嶺南百越的大姓,屬於俚族(此族名如今無存),冼夫人傢在電白電城鎮以北的山兜丁村,是個世代首領傢族。相傳,冼夫人少年時就通曉字墨,足智多謀,處事公道,名傳於外。人們有疑難困境,都樂意找她處理。古書上就說她“幼賢明,在父母傢,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
梁時的粵西地域,是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之地。那時,漢人少,少數民族多,因而漢人常被欺負。一日,漢、俚兩傢的耕牛相鬥,俚傢人的牛鬥敗跌落深坑而死。俚人要漢人賠償死牛損失,漢人則認為,牲畜相鬥,與人無關,不肯賠償。此事越鬧越大,雙方都準備動武。
事情傳到冼夫人耳裡,她深感民族之爭,於國於民都不利,即時趕到現場。俚人見首領傢的小姐到來,齊跪地上,求她懲治漢人。冼夫人找來雙方代表,讓其各講各的道理,聽完雙方的申述,即對雙方代表道:“兩牛相鬥,不受人指揮,實與人無關,但是,牛乃是農傢之寶,無牛耕不瞭田,我們如今來個‘生者同耕,死者同宰’,如何?我們俚人不能偏看漢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