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為何被殺?否定司馬王朝合法性 屬“反革命”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諸葛亮為什麼不追隨曹操,還把曹操當死敵
核心提示:當然是嵇康一錘子砸下去的反骨,“非湯武而薄周孔”,明擺著否定司馬王朝的合法性,是對司馬傢族釜底抽薪。從歷史上看,改朝換代,幾乎都要向“湯、武”看齊,以“革命”自居,而嵇康“非湯武”,當然就是“反革命”瞭,這是他死因。
網絡配圖
酒在魏晉,是美的藥引,發酵人生和人性。
人生在微醉中盡興,人性在盡興時獲得豐滿,多元造就瞭一個“世說新語”時代。一元破碎瞭,個性異彩紛呈,美屬於個體,而非王朝。
三國以後,司馬懿的後代建立瞭晉朝。這是一個缺少瞭英雄氣概的王朝,陰謀橫流。這一傢族的遺傳,缺瞭點英雄基因,但並不缺暗算英雄的本領。不過,它的醜陋反而作瞭一個時代的襯托,讓那些大隱隱於酒缸裡的文人英雄不朽。
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的竹林七賢磚畫,是東晉南朝人所留下的魏晉人的姿態,線條微醉,有一種酒韻之美。七賢的影子在“流觴”中,雋刻在畫像磚上。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七位酒友,在銀杏和松樹下,坐臥俯仰人生,打開瞭中國文化的審美范式。然而,王權勢如破竹,竹林豈能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