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李林甫
文章分類:唐朝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傢李思訓之侄。
李林甫出身於唐朝宗室郇王房[1] ,早年歷任千牛直長、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禦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後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加授同三品。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張九齡,升任中書令右相),後進封晉國公,又兼尚書左仆射。天寶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後被楊國忠誣告謀反,遭削官改葬,抄沒傢產,子孫流放。
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軼事典故
勸帝西行
唐玄宗欲從東都洛陽返回長安,宰相裴耀卿諫道:“現在正是秋收季節,陛下西行可能會耽誤農時,還是等到冬天再回京吧。”而李林甫則私下對玄宗道:“長安洛陽就好像陛下的東西二宮,您在兩宮往來,還要選擇時間嗎?如果擔心耽誤秋收,免除沿途州縣的租稅就是瞭。”玄宗大悅,當日便命人安排回京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