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村裡訪“蔡倫”
文章分類:東漢
原標題:馬海村裡訪“蔡倫”
2000多年前,蔡倫用樹皮、麻頭等原料造出“蔡倫紙”,成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記者1月8日在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馬海村采訪時驚奇地發現:當地仍存在類似的手工造紙作坊,幾乎原版再現古法造紙術——
1 見識古法造紙術
走進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馬海村,冬雨一直下,路兩旁的毛竹被洗滌得更為翠綠。聽村裡老人說,這可是造紙的上好原材料。
七拐八彎,跳躍著避開積水窪地,前方,一間20平方米大小的老屋坐落在梯田拐彎處。屋旁,兩三個不大的水池正泡著刨好的嫩竹。村幹部告訴記者,這裡就是古法造紙作坊。站在作坊裡,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烘烤紙張的火墻,過濾用的竹簾,起凝固作用的“滑水”,放漿紙的水槽……
60歲出頭的第四代古法造紙傳人蒙煥斌正在水槽邊用竹簾抄紙漿:入水、撈起、掀起……動作嫻熟。他邊操作邊告訴記者,整個造紙過程要經15個環節72道工序:砍料、刮青皮、破料、泡料、洗料、踩料、入槽、抄紙、壓紙、揭紙……“造一張好紙需要花整整一年的時間”!他接著介紹,原材料用的竹子是僅長出兩節、最鮮嫩的毛竹,刮去外皮,用山上流下的泉水就石灰在屋外的水池裡浸泡四五個月,泡軟後的嫩竹再經泉水反復沖洗,換到另一池子裡繼續泡上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