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秦軍斬殺45萬趙軍, 第二年白起為何拒絕出征?原因很簡單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帝道、王道、霸道, 商鞅為什麼會選擇霸道?
紙上談兵,我想大傢都知道這個成語的主人公——趙括,他之所以可以傢喻戶曉,成為典故,是因為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秦國大將白起以少勝多,大敗趙軍,秦軍斬殺45萬趙軍,趙國一下子元起大傷。這場戰爭便是著名的長平戰役。按常理來說,趙國受這麼大的損失,秦國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趙國才是。但直到第一個封建王朝建立前夕,趙國才滅亡。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秦國國君是傻子不成,連這種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當然不是。長平之戰,雖然雙方都有不小的損失,但相比之下,趙國國庫空虛,又有白起率領的軍隊在外攻打,內憂外患,實在是有滅國的危險。同時,秦國又四處攻打其他諸侯,直接威脅到瞭韓國的生存。為瞭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韓趙兩國謀合,用重金遊說秦國丞相范睢,希望借助他的力量來阻止秦國進攻的馬蹄。
不得不說,韓趙兩國找瞭一個好幫手,范睢說服秦王,同意趙國割讓6城後便撤軍,這樣一來,趙國有瞭喘氣之機。等到第二年秦昭襄王打算攻打趙國的時候,白起卻為何不願意出征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我們先來說說秦國,當白起打算攻打趙國,一舉殲滅的時候,秦王居然下令撤軍,這的確讓白起惱火瞭一把,但王命不可違,隻好撤兵回國。一年後,秦王派王陵攻打趙國,卻失敗而歸。白起雖大病初愈,但對秦王攻打趙國的命令,卻一再推脫,他認為:如果攻打邯鄲,便會有其他諸侯前來幫忙。秦國雖然強大,尚不能與眾諸侯為敵。更何況秦國雖在長平中獲勝,但依舊傷亡過半,元氣有所損傷。在這種情況下,若趙國與眾諸侯聯合起來,大破秦軍輕而易舉。因而不能攻打趙國,秦王不聽忠言,派王齕攻打趙國,結果久攻不下反而自己被偷襲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