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攻入北京,咸豐想逃跑,慈禧為何要苦勸其留京?
文章分類:清朝
晚清七十年眾生相十六):喪都之辱
十九世紀,對中國人而言,是屈辱的一個世紀。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短短50年間,大清的首都就被外人不費吹灰之力攻破瞭兩次。
在中國的歷史上,都城失陷,那是要改朝換代的大事。但洋人志不在統治中國,且列強之間有頗多利益上的齟齬,所以北京兩次失陷,清朝都隻賠款割地而沒有亡國。這也導致朝堂之上,許多在位者不但不反省己過,反而沾沾自喜,說大清有“水德”,與洋人不相沖雲雲。
除瞭上面提到的這點之外,兩次對外戰爭還有許多相似之處。清朝的統治者一開始都堅決主戰,誓要與洋人拼個你死我活。但陣前失利,敵軍進犯京師後,又開始驚慌失措,不顧宗廟陵寢,棄都逃跑。待到洋人在北京城大肆劫掠一番後,再簽訂城下之盟,割地賠款,屈辱求和。
並且巧合的是,雖然清朝規定後宮不得幹政,但兩次皇帝要棄都逃亡時,都有一個妃子跑出來,建議皇帝留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