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陋室銘》賞析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元太祖成吉思汗當年為何要攻打西夏?
趙孟頫行書《陋室銘》卷共19行,計86字。像是原由冊裝裱成卷。款署“子昂”,鈐“趙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齋”朱文長方印。該卷錄書唐劉禹錫《陋室銘》全文。通篇字形扁方,結體方闊,間架疏朗,方整平正,用筆方圓並舉,以方筆居多,轉折處見棱見角。法度謹嚴,字勢寬博開張,氣度平和雍容,雄渾大氣。筆力厚重,筆畫豐肥,筆法堅實,穩重遒勁,意態古樸生拙。書寫時楷中兼有行意,在嚴整中增加瞭幾分靈動。王連起先生看後認為這是趙氏較早年的作品。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趙孟頫1254-1322年)是中國美術史上承前啟後的書畫大傢。無論在創作還是對於後世的影響方面,均堪稱一個裡程碑式的領軍人物。他是一個多產的書法傢,並且長壽,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師承對象和創作理念。在書法史上,也許沒有誰比趙孟頫的書法更具有階段性特點,而且這種特點非常明顯,有著非常清晰的軌跡,這是和他的師承、藝術天賦、閱歷及其創作的不斷更新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