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謝安如何看待現在的事件

謝氏族譜記載,謝文卿為福建莆田公爵,與蘇軾同期流放到海南島,是謝安第二十六代孫。謝盛友是文卿公第三十代孫。《世說新語·政事》:東晉謝安執政時社會上有大量殘兵、流民逃亡,流徙到首都建康南京)秦淮河南岸的船中,有人建議去那裡搜捕驅除他們以求社會穩定。謝安卻擲地有聲地說:“若不容置此輩,何以為京都!”大意是:如果連這些人都不能容留的話,又怎麼稱得上是國傢的都城呢?魯迅說《世說新語》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書,而這教科書裡有關謝安的記載達114則之多,居全書之冠,可見其典范意義。《晉書》評價謝安:“建元之後,時政多虞,巨猾陸梁,權臣橫恣。其有兼將相於中外,系存亡於社稷,負扆資之以端拱,鑿井賴之以晏安者,其惟謝氏乎!”“文靖始居塵外,高謝人間,嘯詠山林,浮泛江海,當此之時,蕭然有陵霞之致。暨於褫薜蘿而襲硃組,去衡泌而踐丹墀,庶績於是用康,彝倫以之載穆。苻堅百萬之眾已瞰吳江,桓溫九五之心將移晉鼎,衣冠易慮,遠邇崩心。從容而杜奸謀,宴衎而清群寇,宸居獲太山之固,惟揚去累卵之危,斯為盛矣。”“太保沈浮,曠若虛舟。任高百辟,情惟一丘。”唐人李白在安史之亂中有詩曰:“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宋人蘇軾亦有詞水調歌頭,其上闋曰:“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范文瀾《中國通史》曰:“東晉朝內部出現前所未有的和睦氣象,是和謝安完全繼承王導力求大族間勢力平衡的作法分不開的。”“東晉朝建立以來,這是最大的一次戰勝擴地。取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內部和睦,有些力量可以對外。”民間評價謝安:謝安逝世之後,民間尊奉為神祇,尊為“廣惠靈應顯濟尊王”,或稱為“謝千歲”、“謝聖王”、“謝王公”、“謝老元帥”、“謝府太傅”、“護國尊王”等。唐代陳元光將軍率領官兵入漳州時,攜帶謝安之香火,並尊奉謝安為“廣惠王”。而廣惠王的信仰,也隨著漳州人來到溫州、廈門、南洋、臺灣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