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柳宗元挺韓愈“黑”四川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白杜甫 文人墨客的“瀟湘遊”
【成語釋義】
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蜀為四川省簡稱,吠意狗叫。蜀犬吠日本意是四川晴天的時候狗會對著太陽叫,現多用來比喻少見多怪。
“蜀犬吠日”出現較早且影響較顯著的,是出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原文是:“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柳先生從屈原作品引發話題,說道自己曾經聽到的傳說:在庸和蜀以南的地方,一年四季雨水眾多,很難有晴天,也很難見到艷陽高照的景色,一旦有明媚的太陽高照,當地的狗們就被震撼瞭,以至於出現“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壯觀景象。
據查,“庸”之所在,是漢末至南朝梁,設置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天的湖北竹山縣。
柳宗元使用這個故事,本來是“庸、蜀”並稱,而最關鍵的是特指“庸、蜀以南”,由於“庸”沒有“蜀”的名氣大,因而逐漸演變為專指巴蜀。
一般來說,世人至今對“蜀犬吠日”的解讀是:“蜀地僻陋,少見多怪、孤陋寡聞”。這是由於巴蜀大盆地四周阻隔,交通艱難,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對外部世界瞭解甚少,一旦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就驚詫不已,議論紛紛。四川地處盆地,霧濃雨水多,太陽比較少見,用今天世人的科學術語說,就是霧霾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