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心理分析三國懸案之鐘會謀反,鄧艾之死(鐘會下)
平定諸葛誕之叛後,司馬昭躊躇滿志,然而高貴鄉公曹髦mao)卻不是一個甘心充當傀儡的人。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曹髦召集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等人發動政變,被司馬氏所殺,司馬昭以常道鄉公曹奐為帝。這次弒君事件讓朝中大臣分為兩派,司馬昭行事也更加謹慎起來——雖然六月曹奐即位後,先以司馬昭為相國,封晉公,增十郡,加九錫如初,群從子弟未侯者封亭侯,賜錢千萬,帛萬匹,司馬昭“固讓,乃止”;第二年八月,授相國印綬,致茅土九錫,“固辭”;景元四春二月,“天子復命帝如前,又固讓”。司馬昭的屢次辭讓,可以看出朝中局勢並不很穩,他需要更多的功勛來支撐自己的帝業。
鐘會伐蜀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提出瞭伐蜀,以為“自定壽春已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濕,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這其實也是後來西晉的統一路線。然而出乎司馬昭意料的是,當時朝中幾乎一片反對之聲,征西將軍鄧艾更是堅決反對,“屢陳異議”。鄧艾曾與蜀將薑維多次交鋒,因此對蜀中軍事力量有相當認識,他上疏陳諫,應該是很有道理的。更何況曹魏與蜀漢對峙由來已久,雖然曹魏國力較蜀漢強,但蜀漢憑借天險,又以漢室正統自居,曹魏先後有曹真、曹爽、司馬懿出兵討伐,但始終都未能占到便宜,因此曹魏本身對伐蜀一事,是不太熱衷的。然而這一次伐蜀,究司馬昭本意,並非真想先吞蜀後並吳,從伐蜀初戰告捷時,司馬昭立刻接受瞭相國、晉公、九錫之命,平定蜀國後,受晉王封號,追封司馬懿為晉宣王、司馬師為晉景王,立法度,建五等爵制均可看出,這次戰役,其實是司馬昭為自己登基做鋪墊。因此無論群臣如何反對,此行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