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覽|詩佛王維的圓通混世之道
文章分類:唐朝
明代仇英《輞川十景圖》
辛上邪
有唐一代,詩、書、畫、樂俱可稱為“大傢”者,僅王維也。唐代宗贊其為“天下文宗”,後世尊其為詩佛,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並論;明代董其昌推其為中國繪畫的“南宗始祖”;而王維的音樂造詣更是瞭得,擅彈琵琶、會作曲,所寫的詩被樂人競相傳唱,他是唐代的莊奴、黃霑、林夕、方文山。這樣一位才子,從小喪父靠寡母教養、少年出來闖蕩江湖、為官後仕途顛簸、甚至險些喪命,最後竟能在數十年的官場起伏中修煉成佛,著實不易,儒、釋、道的精神滋養之外,自有其一套處世的方法。
王維,字摩詰,九歲的時候就會寫文章。父親早逝,留下兄妹六人,作為長子的王維,不到十五歲便離傢從山西到長安去求功名,經過驪山時寫下詩作《過秦皇墓》,初露頭角。彼時玄宗初登朝堂,正是開元初年,欲勵精圖治,而士子間仍彌漫著以隱士求官之風氣。王維也試圖走這條路,十六七歲時與朋友祖自虛結伴歸隱於終南山。這段時期他寫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課本必選詩。次年,玄宗移駕東都洛陽,下詔各地舉薦“嘉遁幽棲,養高不仕者”,王維和祖自虛也轉而去瞭洛陽。洛陽之遊比較愜意,兩人“花時金谷飲,月夜竹林眠”,可惜好景不長,王維十八歲時,祖自虛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