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遲暮--於禁為何放棄一身鐵骨錚錚,執意屈膝茍活於世間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放開那三國》主限時紅將解析之奇謀司馬懿
姚老師說歷史第八講,獨傢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者語:同為降將,三國名將於禁受到待遇顯然沒有其他人好,但這又是因為什麼呢?要知道於禁在曹營時,可是立下瞭無數赫赫戰功。今天姚老師便來為各位讀者淺析一下其中緣由。)
蜀有五虎上將,魏有五子良將,這十位三國時期裡著名的戰將,竟然足足有一半是曾經戰敗歸附過來的降將馬超、黃忠、張遼、張郃、於禁),可是,大傢都是投降過的人,憑什麼隻有於禁受到瞭後人的唾棄,其他四人都能夠享譽忠義之名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何於禁英雄生涯的遲暮之年,甘願放棄一世英名,隻求茍活於世間,又是為什麼,於禁的待遇遠不如其他人。
於禁影視形象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對於禁的描述都大相徑同,似乎這是一個毫無爭議的人物:跟隨曹操戎馬一生,立下赫赫功勛,最後被關羽水淹七軍,戰敗歸降。而後關羽為孫權所殺,於禁被東吳放歸瞭曹魏,曹丕把於禁送到瞭一個滿是描述他如何跪地求饒,旁邊寧死不屈的龐德的壁畫的房間裡,於禁羞愧難當,最終憂鬱成病,死於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