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的平定,是因為殺瞭晁錯?
文章分類:西漢
在秦朝以前,主要實行的制度是分封制;秦始皇掃平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廢分封而立郡縣制。爾後楚漢相爭,漢高祖勝出建立漢朝,又恢復瞭分封制,實行郡國並存的制度。
這一制度的實行,使得諸侯國勢力坐大的局面逐漸形成,與中央的矛盾也逐漸激化。到瞭漢景帝的時候,矛盾終於徹底爆發,這就是漢景帝削藩,以及隨之而來的“七國之亂”。
但是這場戰爭並沒有持續多久,隻用瞭數月的時間,叛亂就被平定瞭,參與叛亂的幾個人基本上不是被殺、就是自殺。
自此之後,自漢初開始形成的地方諸侯與中央對抗的局面被打破,中央集權得到瞭進一步的加強。
但在這過程中,有一件事一直有著很大的爭論,這就是“殺晁錯”。
七國之亂一開始就是打著“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而起兵的,因而在戰爭打響之後,袁盎就建議漢景帝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景帝采納瞭袁盎之計,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