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給關羽報仇,孫權兩次求和,他態度為何變瞭?
文章分類:孫吳
你也會想看的:孫策,周瑜英年早逝,大喬小喬去向如何
劉備稱帝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給關羽報仇,率兵討伐東吳,打自己的小舅子孫權,無論群臣怎麼勸,都不聽,諸葛亮也沒有辦法,感嘆,要是法正還在,就好瞭。
劉備稱帝之前,曹丕已經篡漢,建立瞭魏國,劉備稱帝,不去討伐曹丕,執意去討伐孫權,可見其給關羽報仇心切,而孫權害怕瞭,立即向劉備求和,劉備沒有答應,但是,在孫權第二次向劉備求和時,劉備卻答應瞭。以劉備的性格,他的態度為什麼會變化呢?
《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然後,以給關羽報仇為名,發兵討伐東吳,這時,張飛被部下刺殺,劉備損失一臂。孫派遣使者求和,劉備非常生氣,沒有同意,吳將陸遜等屯兵秭歸,被蜀將吳班擊敗。劉備軍占據秭歸,派遣馬良聯合武陵五溪蠻夷,共同作戰。
《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