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楊修,不僅僅是因為他是袁紹的外甥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三國名人錄之八:他們對漢末局勢的影響,超過董卓
三國時的才子楊修是曹操的主簿,這個人出身很不簡單,他是楊震玄孫,《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是典型的官二代,這個人很聰明,《三國志曹植傳》說:“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曹操)所器”,又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這段記載是很牛叉的,作為曹辦秘書長,曹操對他所辦之事都很滿意,而且深得曹操信任,魏太子曹丕)一下的各類官員都爭相巴結他。可見其官不大位置很重要。這個人太聰明,可以說聰明過瞭頭。
常言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楊修很好的驗證瞭這句話。
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漢中,想乘機進取劉備,但攻又不取,守又不成,進退兩難。曹操說瞭句:“雞肋”而已。其他人都不知道什麼意思,楊修卻解釋說:“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決矣。”不久,曹操果然班師。這是不是有點依才炫耀的味道! 接下來的事,就真有點恃才放曠的意思瞭。《後漢書楊震列傳》載:“修又嘗出行,籌操有問外事,乃逆為答記,敕守舍兒: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狀,於此忌脩。”意思是楊修有事要出去,算定曹操要問有關事情,就做好的回復,讓下人說如果有曹丞相有問題要問,就依照我的回復回答。後來果真像他說的這樣,一連幾次都是如此。曹操很奇怪楊修為何回復如此神速,就查問此事,知道內情後,對楊修更加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