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萬裡悲秋常作客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背後有何冤情?
過瞭一年,杜甫見總不給他授官,想起獻賦是個好辦法,於是又寫瞭篇《封西嶽賦》,在序中懇求道:“臣本杜陵諸生,年過四十,經術淺陋,進無補於明時,退常困於衣食,蓋長安一匹夫耳。頃歲國傢有事於郊廟,幸得奏賦,待制於集賢,委學官試文章,再降恩澤,仍猥以臣名實相副,送隸有司,參列選序。”關鍵是最後這幾句,老杜求皇帝讓他“名實相副”,有“參列選序”的資格,能列入吏部官員的銓選檔案。
這一年,杜甫很忙,與此同時,又給升為太常卿的張垍寫詩求援引,還投書給節度使哥舒翰,大概是想像岑參、高適一樣當個隨軍的掌書記什麼的此時高適已入哥舒翰幕中)。看到進“編制”有希望,杜甫把傢從洛陽搬到瞭長安,也是合該倒黴,來到這裡,秋雨淫霏,淋壞瞭莊稼,一時長安米貴,居大不易,老杜傢承擔不瞭京城的“高消費”,於是又將傢移到距長安有百裡之遙的奉先縣今陜西蒲城縣)。
“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杜甫也沒白忙,到瞭天寶十四年,杜甫四十四歲時,朝廷終於給他授官瞭,一開始,想給他一個河西縣尉的官兒,老杜還不幹,又托人疏通,最後弄瞭個從八品下的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現在的詩詞讀本上,多解說這是個“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等瑣事的小官”,似乎把大詩人當後勤保管發落瞭。其實,參見諸多唐代文人的經歷可知,這個職務不算委屈老杜,像郭震、陳子昂、蘇頲等人,都當過“胄曹參軍”這個職務,而他們還是升瞭一次職後,才混到這個位置,老杜初次任職,就混瞭個從八品下,還冤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