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曹操王位爭儲最有力的曹植,為何敗給兄長曹丕?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悲催司馬昭:終於有實力稱帝卻因命短錯失?
東晉名士謝靈運曾有一句名言,“天下才共一石即十鬥),子健獨占八鬥,吾占一鬥,天下才共分一鬥。”其中,能讓自負才高的謝靈運敬慕的才高八鬥之人,便是曹操與卞皇後所生的第三子曹植,字子健。
曹植是曹操子嗣中才情最高的,生來聰穎絕倫十幾歲時就能誦讀書詩,論即辭賦數十萬言,並寫的一手絕妙文章。每逢曹操與諸子問答,曹植總能先聲奪人,應聲而對,曹操見曹植如此聰慧機敏,便格外對他寵愛有加,幾次都想立曹植為自己的繼承人,他時常對別人誇張曹植“兒中最可定大事。”,然而顧及到長幼有序和群臣的反對,在年長的曹丕和曹植之間,猶豫不定。
曹丕深知父親對弟弟曹植的喜愛遠甚於自己,在這次奪位大戰中,已經先輸瞭弟弟一大截。於是,他越發規正自己的行為,對父親越發恭敬孝順,對外謙虛謹慎,廣交良朋,贏得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好感度。有一次,曹操率兵出征,曹植當場口誦一文,預祝曹操凱旋歸來,一時口拙的曹丕急的不行,幸得幕僚吳質在一旁提醒他,裝哭。於是曹丕哭著向父王拜別,曹操看曹丕如此孝心可嘉,感動得不行。在場的大臣都認為曹丕雖然不及曹植文采飛揚,但是一片赤誠之心更讓人感動。由此可看出曹丕平時刷曹操和大臣的好感度有多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