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與維新”:辛亥之後,孫中山的革命黨一派新氣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張作霖的幾個老婆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本文作者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近代史所研究員,季我努學社顧問。
魯迅的名文《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裡有一段話:“革命終於起來瞭,一群臭架子的紳士們,便立刻皇皇然若喪傢之狗,將小辮子盤在頭頂上。革命黨也一派新氣,——紳士們先前所深惡痛絕的新氣,‘文明’得可以;說是‘咸與維新’瞭,我們是不打落水狗的,聽憑它們爬上來罷。”關於“咸與維新”,新版《魯迅全集》註釋道:“語見《尚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維新。’原意是對一切受惡習影響的人都給以棄舊從新的機會。這裡指辛亥革命時革命派與反動勢力妥協,地主官僚等乘此投機的現象。”既找出瞭語源,也解釋瞭魯迅的用意,都是不錯的。然而,又覺得沒有完全抓到癢處。魯迅明明寫著:“革命黨也一派新氣”,“說是‘咸與維新’瞭”。到底是哪位或哪些“革命黨”說的呢?不把這位或這些“革命黨”找出來,就不能認為註釋已經功德圓滿瞭。
說來還真有來歷。
1912年1月,孫中山剛當上臨時大總統不久,章太炎曾經給孫中山寫過一封信,目的是調和同盟會、光復會兩個革命組織之間的矛盾,正事談完瞭,章太炎忽然根據傳聞給孫中山提瞭一條意見:“兼聞同盟會人指在廣東者)有仇殺保皇黨事。彼黨以康、梁為魁帥,棄明趨暗,眾所周知;然附和入會者,尚不能解保皇名義,赤子陷阱,亦謂無罪於人。今茲南紀肅清,天下曠蕩,雖舊染污俗,亦當普與自新。若以名號相爭,而令挾私復怨者,得借是以為名,無損於虜,徒令粵東糜爛,此亦執事所當謹飭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