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是謙虛還是狂妄自大呢?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中國歷史上不敗名將排行榜:兵聖孫武,霍去病,王翦領銜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曾經記載瞭這樣一段話,“亮躬耕隴畝,……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如果翻譯成白話文的,就是說在南陽躬耕的過程中,諸葛孔明經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和樂毅。不過,或許是當時的諸葛亮還沒有建功立業,人們大概認為他是在吹牛,也隻有好朋友崔州平、徐元直相信諸葛亮確實有這樣的才華。
那麼,回顧諸葛亮的一生,他將自己比作管仲和樂毅,到底是自謙的說法還是自大的吹噓呢?
首先,讓我們簡單瞭解下管仲樂毅的成就。總的來說,管仲是春秋年代的人物,樂毅則是戰國時期的,兩個人都取得瞭驚天動地的偉業。
其中,管仲作為春秋初期的政治傢和思想傢,一開始輔佐的是齊國公子糾,後來齊桓公小白不計前嫌,經鮑叔牙保舉,任其為卿。在對齊國進行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後,管仲幫助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使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有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著述總集《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