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聖人的一首詩,曾國藩看瞭想哭,是什麼詩篇如此動人?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慈禧冬天竟喜歡玩這個,害慘瞭身邊的宮女太監!
在1839年,也就是道光十九年的正月初一,時年29歲的曾國藩拿出瞭一個小本本,開始寫下瞭自己的第一篇日記,無論是日常瑣碎,或是軍政大事,又或是自己的一些感想,他都如實記錄,這一習慣後來也伴隨瞭他的一生。
到瞭同治七年,曾國藩57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在日記中記下瞭這麼一句話:“溫杜詩七古,朗誦十餘首。誦《哀王孫》,如欲墮淚。”
同治七年是什麼時候呢?此時距離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大清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已過去8年。對清廷而言,為患江南的太平天國也已於4年前覆滅。作為殲滅太平天國最大功臣的曾國藩,被加封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而後又升任直隸總督,成為瞭清朝封疆大吏之首,可謂是春風得意,風光無限。
那麼杜甫的《哀王孫》,究竟是怎麼樣的一首詩,讓這位已知天命,多年來修煉得接近內聖外王的曾國藩,讀瞭都想要落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