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成語揭示諸葛亮侄子的致命缺陷,孫權心知肚明卻不得不用
文章分類:孫吳
你也會想看的:因為陸抗的賞識,他得以高升,最終捍衛瞭東吳的尊嚴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恪傳》註引《吳書》,時間是在東吳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四月,主人公為孫權和諸葛恪。原文如下:
權寢疾,議所付托。時朝臣咸皆註意於恪,而孫峻表恪器任輔政,可付大事。權嫌恪剛很自用,峻以當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征恪。後引恪等見臥內,受詔床下。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孫權臥病在床,與文武商議可以托付後事之人。當時滿朝文武都認為非諸葛恪莫屬,孫峻上書推薦諸葛恪,認為他的才能足以輔佐朝政,可以將國傢大事交給他。孫權認為諸葛恪兇狠固執,獨斷專行,但孫峻覺得朝中沒有一個人的才能超過諸葛恪,便堅持保舉他。最終,孫權同意瞭孫峻的建議,令諸葛恪及其他大臣來到自己的臥室內見面,在床前接受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