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推崇的四季飲食養生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呂佈的妻子到底是不是貂蟬
現代人吃東西都是根據自己的口味來,經常食用反季節食物。醫聖張仲景認為,在不同季節,飲食也要隨之發生改變,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傢張仲景被稱為醫聖。他廣泛收集醫方,寫出瞭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他推崇四季飲食養生,四季分明,才能健康長壽。要根據季節的變化,根據身體所需來調整飲食。
春季飲食應以“甘涼”為主
春季,主食應吃小麥加工成的面食,配米粥;副食應選用辛甘的食物,如蔥、香菜、韭菜、胡蘿卜、花生、大白菜、雞肉、豬肉等。春天應多用半甘類的食品,以助陽氣,利於新陳代謝;同時配用甘涼的主食,可防陽氣過盛。
夏季飲食應以“甘寒”為主
夏天,應選用性味寒涼、甘酸、清潤的食物,既可清熱祛暑,又可以保護陰氣不致過於衰弱。主食可用甘寒性味的小米,配合具有降溫功能的綠豆煮粥;副食主要選用清潤的食物,如各種綠色蔬菜、西紅柿、冬瓜、絲瓜之類以及雞蛋、鴨肉、牛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