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名將魏延,被謀反其實是必然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諸葛亮一死他窮奢極欲最後垮臺 說的不是阿鬥
說到魏延和楊儀,涉及蜀漢的陰暗面。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知道,腦後生有反骨的魏延,從一出場就被諸葛亮“慧眼”識反賊,蜀漢收瞭許多降將,唯獨有爭議的就是這個魏延。一出場,一降蜀,就被諸葛亮要問斬。幸虧眾多蜀漢大臣勸救,從此,魏延一直被諸葛亮“控制使用”,直到諸葛亮臨死,還沒忘瞭要拿魏延來墊背,諸葛亮給瞭楊儀、費禕、薑維、馬岱等“錦囊妙計”,孔明遺計斬魏延,夷魏延三族。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瞭魏延“反”的問題。
無論《三國志》,還是《資治通鑒》,有關魏延與楊儀的一段都寫得明明白白,魏延是個能征慣戰、甚至有獨當一面的文武全才。早年還深得劉備的器重,“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為什麼“一軍盡驚”?這與魏延不是蜀漢“圈子裡”的人有關。魏延獨往獨來、“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在蜀漢除瞭魏延,還有一位“性矜高”的人,那就是關羽瞭。關羽有“性矜高”的本錢;而魏延雖說能耐不差於關羽,可是資歷和身份如何比得過關二爺?因此,魏延再有才,也處處受制於蜀漢高層圈子裡的人,那是沒有什麼可說的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