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制:一場過火的”文字遊戲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韓信的經歷 後人對韓信的評價如何?
王莽是一位儒傢理想主義者,所以他對歷史上的大儒們所描繪的理想境界羨慕不已。王莽一向認為,“承天當古,制禮以治民”,他議論決斷,全部引經據典。新朝建立後,他言必稱三代,事必據《周禮》,把一切政令、設施都弄得古色古香,一部《周禮》幾乎是王莽新政的藍本。他認為所有改革都必須在儒傢典籍中找到依據,或在他之前已經有人提議。因此,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為瞭與儒傢經典不沖突,組織瞭大量人力展開瞭長時間的討論。王莽的智囊班子全是儒學專傢,一天二十四小時連軸轉,從各種古代典籍裡找出路。史書是這樣描寫這類討論的——“公卿旦入暮出,議論連年不決,不暇省獄訟冤結、民之急務。”由於長年參加討論,一些官員長期無暇顧及政務,隻好由人兼管,案件訴訟民政急務都沒有時間處理。
於是,王莽掀起瞭空前絕後的改名運動,地名、官名、建築名,能改的不和能改的差不多都改瞭。新朝建立伊始,王莽就改漢時的諸侯王叫做“公”,又依據《周禮》設置瞭許多新官,並將漢時的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名稱全數改變,表示改朝換代,革漢立新,廢劉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