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坐鎮帝國北境!力擋外寇!關羽張飛得看他臉色?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劉備的這位巨富小舅子,才應該為關羽丟荊州負主要責任!
鄒靖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一出場就被點出其身份,即幽州城裡的一名校尉。可就是這樣一名校尉,乍一看,竟沒有獨立帶過兵打過仗,無非就是帶著剛出道的劉備打瞭兩戰,且每一戰都沒有親自出手,全是站在邊上觀看。按現在說法,就是個打醬油,湊熱鬧的主;不客氣地說,就是個花瓶,還是個老花瓶。花瓶看似很美麗,畢竟是個擺物或擺設。引申到人,就是比喻一個人中看不中用。而精讀後,才發覺鄒靖竟是個被低估的主,並不是世人所看到那樣。
鄒靖是個校尉,還是個破虜校尉。雖破虜校尉是個雜號校尉,但畢竟是靠軍功掙來。能積累到授予校尉的軍功可不是單靠一兩仗就能賺來的。再者鄒靖這個校尉卻未在朝廷裡任職,而是長時期在地方當這類帶兵的部隊長。東漢軍制可分為京畿駐兵京師兵)、內郡營兵地方兵)和邊郡營兵邊兵)。京畿駐兵主要由郎官、衛士和守衛京師的屯兵組成。平時守衛京師,戰時部分或全部隨將軍出征;內郡營兵,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聽中央調遣;邊郡營兵,負責邊郡戍守。
幽州是東漢最北邊的地方,毗鄰北方各少數民族,分佈著最為紛亂復雜的勢力。在東漢末期,幽州有兩個最主要的少數民族,即烏桓和鮮卑。《後漢書·應劭傳》記載:中平二年185年),漢陽賊邊章、韓遂與羌胡為寇,東侵三輔,時遣車騎將軍後皇甫嵩西討之。嵩請發烏桓三千人。靖上言:“烏桓眾弱,宜開募鮮卑。”事下四府,大將軍掾韓卓議,以為:“鄒靖居近邊塞,究其態詐。若令靖募鮮卑輕騎五千,必有破敵之效。”韓卓的一句話,說出鄒靖這個居近邊塞的校尉對烏桓和鮮卑這兩個少數民族知根知底還知已知彼,故能尋得破解侵犯幽州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