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高僧釋道安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1600多年前陶淵明留下瞭個令人追逐的“世外桃源”
釋道安出生於公元312年,常山扶柳人(今河北冀州),衛氏望族出身,是一個地道的炎黃子孫。其7歲上學,學習《詩》《書》《易》《禮記》《春秋》等儒傢書籍。12歲出傢為僧,學習印度佛理。53歲南下襄陽,在襄陽研究佛學15年,頗有建樹,成為東晉時期的佛教學者,佛教領袖。釋道安最突出的貢獻,是用中國傳統文化解釋外來文化,做到“洋為中用”。
簡介
釋道安,東晉時高僧,翻譯傢。本姓衛,常山撫柳(河北冀州)人。十二歲出傢,受“具足戒”(僧侶的最高戒律)後,二十四歲至鄴城(河北臨彰縣),成為佛圖澄的弟子。佛圖澄死後,道安因避戰亂,顛沛流離於翼,晉,豫一帶,後在襄陽,長安等地總結瞭漢代以來流行的佛教學說,整理瞭新譯舊譯的經典,編纂目錄,確立戒規,主張僧侶以“釋”(釋迦牟尼)為姓。培養瞭慧遠,慧持等高僧。
生平
釋道安,本姓衛氏,常山扶柳人。出身於世代英儒之傢,早年父母雙亡,由外兄孔氏撫養。7歲開蒙讀書,具有超強的記憶力,讀兩遍就能背誦,鄉鄰們都感嘆不已。12歲時出傢為僧。神智聰明,但形貌卻非常醜陋,不被師父所看重,隻能去幹些體力活,一直幹瞭3年。他吃苦耐勞,勤勤懇懇,毫無怨言,篤性精進,持齋戒精嚴。幾年之後,才請求師父給他經書讀。師父給他《辯意經》一卷,約有五千字。道安帶著經書下地幹活,利用中間休息的時間讀經。晚上回寺院後,將經書還給師父,並要求再換一部,師父說:“昨天給你的經書還沒有讀,怎麼今天又要?”道安回答說:“昨天的那部經書我已經會背誦瞭。”師父感到很驚訝,卻並不相信。但還是給瞭他《成具光明經》一卷,有近一萬字。道安又是帶著經書下田幹活,利用休息時間閱讀,晚上回來時又還給師父,師父拿著經書,讓他背誦,他竟然背的一字不差,師父大為驚嘆,從此對他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