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之所以能滅突厥靠的是運氣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褚遂良:“聖教序就該這麼學嘛!”
歷史上諸多的帝王中,唐太宗文治武功,絕對能排得進前五。他一生南征北戰,戰果輝煌,開創瞭空前的“貞觀之治”,自然會有人認為東突厥是在其強有力的軍事打擊下才滅亡的,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當年東突厥空前強大,地域上東到東北,西到新疆,擁有雄兵百萬,唐高祖李淵甚至都有過遷都的念頭,以避開其鋒芒。後來突厥頡利可汗帶領十萬鐵騎直接殺到瞭長安城下,唐太宗不得不拿出無數的錢財向其媾和。可就是這樣一個超級強大的汗國,後來卻莫名其妙的在公元630年滅亡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舊唐書》中曾有過這麼一段記載,“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其國大雪, 平地數尺, 羊馬皆死,人大饑,乃懼我師出乘其弊。引兵入朔州, 揚言會獵,實設備焉;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頻年大雪,六畜多死,國中大餒,頡利用度不給, 復重斂諸部,由是下不堪命,內外多叛之。”
說的是從公元627年開始,東突厥所在的蒙古高原一帶,包括黃河以北的部分地區,連續三年都出現瞭極其寒冷的嚴冬。牛羊差不多全部死光,東突厥陷入瞭空前的大饑荒。黃河以北的災情也使得他們即便深入大唐打劫,也是毫無收獲。頡利可汗為瞭保持軍隊的戰鬥力,不得不強行征收軍需物資,引起瞭國內諸多部落的反抗,東突厥已是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