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近兩千年的蜀後主阿鬥 其實是個聰明人
阿鬥,是他的小名,之所以一直被人這麼叫下來,而不是稱他劉禪,自然裡面有譏諷之意。當然,也源於一句眾所周知的俗話“扶不起的劉阿鬥“,但這句話本來就是因為人們小瞧他才流傳下來的。
我們遍觀三國,沒有一個皇帝比他位子坐得久。除瞭各人身體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阿鬥本身並不是昏君,也不是糊塗蟲。
新知的觀點是,阿鬥不是一個成霸業的王者,卻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聰明的仁君。
想當年,先帝劉備創下基業,那時候在艱苦的創業過程中,連年窮兵默武,造成大量的優秀軍事人才的損失。而諸葛亮七出祈山,後來又有薑伯約繼承諸葛遺志連年征戰進行北伐。其實,蜀國基本是在強支撐。想想,就是金山銀山也不禁這麼造呀,況且,北伐的最大難題在於蜀道過於艱難,就像詩中所說的”難於上青天“,既便是諸葛亮發明瞭“木牛流馬”,但那也不是今天的機械化,運輸難度是非常大的。
“木牛流馬”到底有多強的運輸能力?雖然現在有好多人在模仿“木牛流馬”,期待解開這一迷團,至今未定論,但從古代民間流出的資料圖不知真假)來看,頂天一臺能供給一個士兵一年的口糧,而運輸時還得跟著後勤兵,另外還有護送的兵士。也就是說,光這後勤保障就不比前方征戰的人數少。而遠征攻打人傢坐窩等的魏國軍隊,本身在成本上就高多瞭。而蜀國的國土面積在三國中是最小的,人口也比別國少。這樣的情況下,百折不回征戰不休,精神可嘉,感動瞭一代一代的國人,當然也感動瞭新知本人,但實事求是的說,隻要是打仗,就會勞民傷財。如果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多休養生息,加強自己防務,多多操練軍馬,待時機成熟瞭再出征,應該說勝算會大一些。當然諸葛亮作為一代治國能臣,也看到瞭這一點,每次出征無功而返之後,總是休息生息一段時間,但他太心急瞭,以至於下次出征仍然犯軍糧供給不足,良將越來越少的毛病,尤其是後期薑維出征時,竟然是蜀國無大將的局面,作為一個理應運籌幃幄者,也不得不經常親自上陣,每每看到這一情況,我都有些感到替他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