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東征伐吳的真正原因,真的是為關羽復仇?
文章分類:蜀漢
一提到關羽敗亡的原因,凡是有基本歷史常識的人都會立刻想到其性格上的缺陷。正史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樊城,曾水淹於禁七軍,軍威大振,曹操曾議遷都以避其鋒芒也。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東大將呂蒙乘關羽與樊城守將曹仁對峙之時偷襲荊州,攻占瞭關羽的大本營江陵。
關羽兩面受敵,急忙從樊城撤兵西還,駐紮在麥城。呂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逐漸離散。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偽稱投降,在城頭立幡旗,假做軍士,自己卻逃走,隻有十多騎跟隨。孫權派朱然、潘璋斷瞭關羽各路,在臨沮捉獲關羽和其子關平,隨即將其處死。
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和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劉備傾蜀漢全國之力攻打東吳,是為瞭給死於東吳之手的義弟關羽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