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不打益州劉璋,轉攻此地,蜀漢就能攻滅曹魏,一統中國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劉備攻打益州什麼原因使劉璋投降的?
27歲的待業青年諸葛亮,在面試報告“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向新野縣長劉備提出,他應當先奪取荊州省長劉表的地盤,再兼並益州省長劉璋的地盤,然後聯合江東省長孫權,組成南方聯軍,分路北伐,共同討伐北方聯軍的大統領曹操。
蹉跎瞭半生還隻是個縣長的劉備,感慨自己得到諸葛亮,就好比如魚得水,一下子剝開迷霧,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孔明,孔明,你是智慧的明燈;孔明,孔明,你是閃亮的燈塔……」並且信心百倍地執行這一宏偉計劃,作為本方勢力的行動綱領。
左將軍:劉備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在隆中對的執行過程中,出現瞭很多偏差,先是曹操趁著劉表死去南下,搶先占領瞭荊襄地區,雖然劉備聯合孫權,赤壁大戰擊敗曹操。但是曹操仍然占領瞭戰略要地襄樊地區,另一戰略要地的南郡江陵)地區,又被吳將周瑜攻占。
直到周瑜死後,在魯肅力主下,孫權答應將南郡借給劉備,劉備又借劉璋邀請他入川,去攻打漢中張魯的良機,前後歷時三年,將益州奪取。然而此舉破盟背信,道德上大大失分,也極大刺激瞭孫權,直接出兵爭奪荊南。劉備迫於此時曹操攻占漢中的壓力,被迫將荊南三郡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