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與諸葛亮不合之謎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此人是龐統後裔,與魯智深惡戰三天,擒殺梁山三將
諸葛亮對魏延一生影響最大,二人是長期共存,長期不合,究其原因是:
第一,制度影響。“知人待士”《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的劉備統治時期,實行的是蜀主負責制,為魏延提供瞭發展的機遇。而劉禪統治時期,實行瞭丞相負責制。這樣,就決 定瞭魏延長期置於諸葛亮的控制之下,沒有機會充分展示其才能,並且戰績與戰功和官位不對稱。正是由於這一管理體制,形成瞭二人無法解開的捆綁式的矛盾。
第二,個性影響。諸葛亮最不喜歡的是“傲”字性格的人物。劉封“剛猛”、“難制”《三國志·蜀書·劉封傳》),彭羕“姿性驕傲”《三國志·蜀書·彭羕傳》),廖立“坐自貴大”《三國志·蜀書·廖立傳》)等等,不是遭貶就是被殺。魏延“性矜高”《三國志·蜀書·廖立傳》)正屬於這一類型的個性,也就成為諸葛亮最不喜歡的人物之一。魏延“善養士眾”反映瞭魏延善於與人相處,而轉變成“性矜高”,即不善於與人相處。或許主觀原因是他“勇猛過人”,屢立戰功而藐視同僚,或許是屢遭挫折,仕途不順。魏延經常“嘆恨己才用之不盡”《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試想:原來遠不及魏延的馬謖、王平、/">薑維、楊儀、劉琰等—個個被提拔重用,不可避免地與魏延產生矛盾。這二者原因似乎後者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