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漢景帝劉啟到底是賢明之君還是嫉恨之帝?
在劉啟還是東宮太子時,吳王劉濞的兒子和他賭博玩耍,二人爭執不下,他竟然提起賭具擊殺瞭吳王的兒子,吳王劉濞怨恨在心,這與他後來的反叛也有直接的理由。後來,劉啟繼承帝位,是為漢景帝,但其稟性難改,他任用大才子晁錯為重臣,把國事都托付與他,晁錯幫他削藩收權、整治朝政,他坐收漁利。後來又聽袁盎鼓舌造謠,殺晁錯作為各叛王撤兵的條件時,又下令以大逆不道的罪名把晁錯的全族都滅瞭。七王叛亂不息,他這才突然想起瞭父親文帝臨死時交待他的話;讓周亞夫指揮軍隊前去平叛。周亞夫在接受任務時,顯得有些傲慢,使景帝覺得可能有點不大尊重自己這個年輕的皇帝。
亞夫出兵之後,屢破敵軍,僅僅3個月,吳王劉濞被殺,吳、楚叛亂被平定。吳、楚是叛軍的主力,在他們失敗之後不久,其餘五國也在漢將的進擊之下節節敗退,不多久,作亂的藩王或是自殺,或是伏誅,七國之亂很快被平定。平定七國叛亂,周亞夫功勞很大,贏得瞭人們的一致稱譽,景帝也重用瞭他。然而,在平叛的過程中也得罪瞭一些人。首先找周亞夫麻煩的人就是梁王劉武,梁王劉武之所以恨他,還是因為公事。當時,周亞夫主持平叛,率領軍隊開到河南一帶。吳、楚聯軍正在全力攻梁,周亞夫分析瞭形勢,認為吳、楚聯軍銳氣正盛,漢軍難與之爭鋒,決定把梁交給吳、楚聯軍,任由他們攻打。梁王向景帝求救,景帝也命令周亞夫援梁,但周亞夫給景帝來瞭個“不奉詔”,而是派騎兵截斷瞭吳、楚聯軍的糧道。吳、楚聯軍久攻不下,銳氣盡失,又斷其糧草,被迫找漢軍主力決戰,周亞夫則深溝壁壘,養精蓄銳,一舉打敗吳、楚聯軍。雖然平叛勝利瞭,但卻和梁王結下瞭梁子。因此,梁王每逢入朝,經常與母親竇太後說起周亞夫,極盡中傷誣陷之能事。竇太後聽信瞭梁王的讒毀,就經常向景帝中傷周亞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