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抗倭名將卻因嚴嵩父子拖累而死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如松如果沒有死。薩爾滸的結局會不會有改變的可能?
自明開國以來,一直存在倭患,嘉靖時期,倭患已經愈演愈烈。嘉靖二年,日本兩批使臣先後來華朝貢貿易,因市舶司的太監對待不公,互爭貢使資格,引發大規模的仇殺,史稱"爭貢之役"。此後不久,明朝罷市舶司,並嚴申海禁。正常的貿易渠道被堵死,在暴利的誘惑下,更多的亡命之徒鋌而走險,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驟然加劇,浙江和南直隸為甚,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網絡配圖
在此背景下,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監察禦史,可見朝廷對他寄予厚望。胡宗憲也感到責任重大,臨行前立下誓言:"我這次任職,不擒獲汪直、徐海,安定東南,誓不回京。"上任伊始,胡宗憲針對轄區內明朝官兵紀律松弛、軟弱渙散的積弊,以嚴明賞罰為手段,大力進行整頓。通過胡宗憲的努力,明朝官兵的軍容、軍紀有瞭改觀,士氣也逐漸有所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