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吸取歷史教訓做瞭一個決定,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瞭禍根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上官婉兒真是唯一“女宰相”嗎?
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公認的好皇帝,他統一隋末混亂的中國,打敗意圖圖謀中原的異族,勤政愛民,為盛唐的到來奠定瞭基礎。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李世民最大的優點是能夠虛心聽取大臣的意見,並不斷地反省自己。《舊唐書•魏征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但歷史證明,李世民並沒有做到以史為鏡,而且還給後世的安史之亂埋下種子。 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登基為天子,剛過二十天,東突厥的頡利可汗親自率領的10餘萬騎兵便進至渭水便橋北,距長安僅20餘公裡。唐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等六人,騎馬馳至渭水上,與頡利可汗隔河而談,責他背約入侵。突厥將領大驚,接著唐朝諸軍雲集,旌甲蔽野,頡利見唐軍容甚盛,請和,乙酉日,唐太宗斬白馬,與頡利可汗盟於便橋之上,突厥撤軍退走。 其實,李世民唱的這一出有點像張飛在當陽橋嚇退曹操,如果突厥人不撤退,與唐軍硬拼的話,李世民將會很危險。首先,李世民剛剛即位,自己的位子還沒坐穩,而且國傢剛剛平定,還沒有從隋末的大亂中恢復過來,突厥人兵強馬壯,就算李世民作戰有方,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