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處於下屬地位的人少之又少,看孫休如何智滅權臣
文章分類:孫吳
孫休,孫權第六子,吳國第三任皇帝大平三年,孫綝發動政變,罷融孫亮,迎孫休為帝。孫休即位後頒佈良制,施仁政永安七年早逝,年三十歲。
三國時代吳國的權臣孫綝廢黝瞭國君孫亮,迎立孫休為帝。他以此為傲,驕橫不可一世。一次,他獻美酒給孫休,孫休未受。他便對左將軍張佈說:“陛下若是沒我,怎可當上國君?如今我送禮與他,不想卻受此羞辱。看來當初我未聽從眾勸,自立為君,是大錯特錯瞭。 ”
張佈是孫休的親信,聽此言語,自是馬上向孫休做瞭匯報。孫休早知孫綝的不臣之心,今又得此訊息,便決心將他鏟除。他本想馬上動手,以解心頭之恨,可冷靜下來,他卻采取瞭隱忍之策。於是他對張佈說:“孫琳逆賊狼子野心,不能不除。但此賊在朝多年,黨羽眾多,現在還不是除賊的最好時機。何況,聯立足未穩,不可輕易犯險,唯今之計,隻有暫時安撫於他,日後再圖。萬望將軍勿泄此事。 ”
孫休暗中安排,表面上卻一再拉攏賞賜孫琳。有人狀告孫綝謀反,孫休竟把告狀人交給孫綝,任他處置。孫綝更加得意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