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宰相高士廉的故事 歷史如何評價高士廉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元芳”屬虛構? 武則天狄仁傑關系非同一般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儉,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初宰相,北齊清河王高嶽之孫,隋朝洮州刺史高勱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後舅父。
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禮郎,因受斛斯政牽連,被貶為朱鳶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為司法書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歸唐,被任命為雍州治中,後協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升任侍中,封義興郡公。
貞觀五年(631年),高士廉任吏部尚書,進封許國公。後奉命編撰《氏族志》,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貞觀十二年(638年),改封申國公,世襲申州刺史,不久又升任尚書右仆射。貞觀十九年(645年),高士廉任太子太傅,輔佐皇太子監國。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高士廉病逝,追贈司徒、並州都督,謚號文獻,陪葬昭陵,後又追贈太尉。
唐初宰相高士廉生平簡介
早期事跡
高士廉年輕時很有器量,對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獵,與司隸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贊許。但他認為自己是北齊宗室,不宜廣交名流,於是隱居在終南山,閉門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