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風波亭含冤遇害 幕後竟是他們在推波助瀾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朱熹65歲行草《大桂驛中帖》書法欣賞
眾所周知,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遇害,劊子手是遺臭萬年的秦檜。可是誰知道,把嶽飛推上斷頭臺的,還有幕後黑手,沒有他們推波助瀾,嶽飛也不會死得那麼慘!
紹興七年(1137年)秋天,嶽奉詔靚見趙構,行至九江,嶽傢軍的隨軍薛弼登船與嶽飛同行。在船上,嶽飛告訴薛弼,他見到皇上以後,要請求皇上立皇子趙昚為太子。
網絡配圖
趙構親生兒子已經死瞭,又喪失瞭生育能力。他的兩個小老婆,一人養一個幹兒子,趙昚就是其中之一。在立太子問題上,趙構非常頭疼,不知該立誰為好。有將來誰當皇帝?嶽飛覺得談吐不凡,應該立為太子。而與嶽飛觀點一致的,還有宰相趙鼎一派的人。早在6年前,南宋朝廷還在紹興流亡的時候,一個叫婁寅亮的人就給趙構上瞭一道奏章,建議他選一個太祖的子孫為養子。當時婁寅亮是上虞縣丞,嶽飛是太尉、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武昌開國郡公。當時宋朝有不成文的規矩,文官可以建議立太子,而武將則不可以。薛弼曾經提醒過嶽飛,但嶽飛認為“臣子一體,也不當顧慮形跡”。聽瞭此話,薛弼心裡很不痛快,覺得嶽飛是在沒事兒找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