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在外地當官名聲很好 為何到瞭京城就無所作為瞭?
文章分類:清朝
劉墉作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臣,給人一直都是剛正不阿、清正廉明的正面形象,特別是和紀曉嵐聯手智鬥和珅、詼諧“調戲”乾隆帝,給人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麼歷史上的劉墉果真如此嗎?
中國讀書人自古以來便從儒傢經典中吸吮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營養,這些被稱為“士”的讀書人又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官僚隊伍中去,因此,這些人的氣節如何,直接關系到封建統治集團的整體素質,從而影響到國傢的治亂興衰。
在現實社會中,真正能做到為民請命的封建官吏,實在是少之又少。劉墉早年以清官的形象,一直聲聞天下,《劉文清軼事》中記載:“劉文清任外吏時,清勤剛正,一時有閻羅包老之稱”,而自從進入中央機構後,卻來瞭個一般八十度的大轉彎,變得圓滑世故。
實際上,當時的許多大臣也大多和劉墉一樣無所作為。如劉墉的好友、協辦大學士朱珪也采取的是滑稽自容,朱珪晚年喜歡經常閉目養神。門生故吏來看他,他總是倚靠著桌子坐著,用拐杖支撐著腦袋,他與人談話也不睜眼睛,說話喜歡詼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