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傳神,杜甫這首詩的詩眼,蘇軾、黃庭堅都沒有猜對
文章分類:北宋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煉字是詩人提升詩歌品位重要手段。這些最精煉傳神的字句往往是一首詩的“詩眼”,全詩主旨所在。註意煉字,可以說與詩歌創作歷史一樣久遠。南朝民歌《明下童曲》:“走馬上前坂,石子彈馬蹄。不惜彈馬蹄,但惜馬上兒”,一個“彈”字,墨光四射,令人耳目一新,與後世所說的“詩眼”已毫無二致。
唐宋詩人們更是自覺地註意錘煉字句。因此我國古代詩人對煉字有頗多感慨。老杜“新詩改罷自長吟”;孟郊“夜學曉不休,苦吟鬼神愁”;杜旬鶴“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字煉得好,便成瞭詩眼,甚至為名句千古流傳。
關於詩眼還有這樣一個有名的故事。北宋年間的一天,蘇東坡、黃庭堅、秦觀及佛印和尚一起到西湖遊玩,在臨近一座寺院的墻壁上,發現上面題著唐代杜甫的《曲江對雨》一詩。當四人念到到“林花著雨胭脂”這句時,不約而同地在最後一字上卡住瞭。原來這一句最後一字因年久潮黴,脫落瞭。於是蘇軾、黃庭堅他們為這最後一個字應該是什麼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