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要殺文種,找到一條這樣的理由,文種無言以對,隻得自殺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是一個唯物無神論者嗎?
越王勾踐能打敗吳王夫差,謀臣文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待復仇大業完成後,勾踐賜死文種。他對文種說瞭一句很奇怪的話,文種竟無言以對。是什麼話呢?據史書記載,文種早年隨父經商,後定居越國,因多智謀,得越王勾踐的重用,成為勾踐身邊舉足輕重的謀臣。
文種拜越王)
對於弱小的越國,鄰居吳國虎視眈眈,因此,繼位不久的勾踐每每內心惶恐。文種認為,想要強大越國,必先有良材。於是四處為越國網賢聚才,其中,就包括楚國貴族之後范蠡。後來,范蠡果然起到瞭不可低估的作用。不過當時形勢危急,總有謠言說吳王夫差即將攻打越國,報殺父之仇。繼位不久的勾踐被這種謠言折磨得總是處於高度緊張之中,不停地訓練部隊的作戰能力。不過,吳國即將攻打越國的謠言隻是傳得兇,並未真見來兵。盡管如此,每一次的草木皆兵都讓勾踐身心疲憊,勾踐最後決定先發制人,出兵攻吳。自然,這不是明智的舉動。文種和范蠡百般勸諫,勾踐並不肯聽。吳王夫差聽聞勾踐要攻打吳國,知道勾踐已中瞭自己廣佈謠言的圈套,於是率十萬大軍迎戰勾踐。兩軍於夫椒作戰,勾踐的軍隊很快被強大的吳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勾踐不得不率領剩下的五千多將士退回會稽山。夫差則趁勝直追,攻占會稽城,並將會稽山圍瞭個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