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的仁慈和美
文章分類:隋朝
你也會想看的:竇太主館陶公主為何選擇死後與男寵合葬
長孫氏是一位有趣的賢後,自稱不涉朝政,但時常以古事設喻勸諫皇帝,更留下“朝服勸諫”以迂回策略保護大臣的美名;不允許自己的同母兄無忌為宰執,卻因不願留下“恃寵”惡名而請求李世民赦免其參與謀反的異母兄安業;性情不好奢靡,卻有以丹羽金葉制作的“歧頭履”傳世;史載“造次必循禮”,卻有活潑浪漫的《春遊曲》流傳;
出生於崇尚佛教的傢庭,人品貴重,在重病時駁回皇帝為其大赦延壽的決定;對於自己掌管的宮人嬪妃非常仁慈,卻敢於在其著作《女則》中毫不留情地指摘東漢明德皇後的過失。
貞觀十年六月己卯日7月28日),長孫後在立政殿去世,時年36歲。同年十一月葬於昭陵,謚號文德。李世民曾在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魏征婉諫,方作罷。她是一位十分令人玩味的歷史人物,這樣一位具備一切成為禍國妖姬特質以及條件的女子卻選擇瞭一條往往令今人曲解為壓抑刻板的道路。
也許結合今人所理解的相悖的兩端,我們才能看清一位充滿智慧、榮寵一生、優雅大氣與嫵媚活潑並存,且驕傲自負得可愛的賢後的真面目。
一切還是從長孫皇後的離世說起吧。貞觀十年六月,長孫皇後病逝,太宗依據愛妻因山為陵的遺言,將其埋葬在九嵕山,皇後入葬元宮後,太宗做瞭兩件前所未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