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談談梁啟超的“近代化三期論”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咸豐皇帝死後,胡林翼連夜找到曾國藩,秉燭夜談勸其造反
今天的人為什麼對梁啟超這一段話那麼推崇呢?難道他們看不出來梁啟超這段話裡存在嚴重的問題嗎?不排除一部分人確實看不出來是在人雲亦雲。但是,就是推崇梁啟超觀點的這些始作俑者,也就是學術界的某些大腕兒們絕對不是這樣。
1922年4月,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的知道自己的不足瞭。這點覺悟,一方面是學問進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學問進步的結果。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現在很多學者非常推崇這一段話,我們應該怎麼看呢?
應該說梁啟超這種說法一定程度上是基本符合中國近代的歷史事實的。因為中國近代的確發生過梁啟超所說的這三件大事,也就是所謂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運動。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第一反應是西方的軍事力量先進,因此後來搞的所謂洋務運動裡邊兒中心內容就是先學習西方的科技,主要是軍事科技,後來又學習西方的生產工藝。後來在甲午戰爭以後,就覺得學習西方的經濟和技術不夠,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政治制度才行,於是就有瞭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但是,辛亥革命之後,人們發現,雖然民國成立瞭,制度表面上和西方差不多瞭,但是國傢的情況並沒有改善,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更加糟糕瞭。所以就覺得是中國人的思想文化不行,要改造中國人的思想文化,全盤的西方化,也就是所謂的新文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