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呂佈的悲劇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之袁紹時代(198 —207 年)
在《三國演義》中,呂佈武功蓋世,人物風流,天下英雄莫不仰望。但就是這樣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卻因為名聲太臭,最終留下瞭一個“三姓傢奴”的罵名。尤其是張飛,一見面不是怒目圓睜,就是要列著架子與呂佈決一死戰。即使那極度愛才的曹丞相,也是心存顧忌,不敢輕用。不像對待關羽等人,不惜矮下身子也要將其收入麾下。
按照曹操的說法,呂佈是“猛虎”。既然不能為己所用,也不可放虎歸山,最終曹操還是將呂佈縊死於白門樓。呂佈至死都不明白,自己這樣的實在人,怎麼就那麼的不受待見呢。但事情發展到這種局面,已經沒有瞭挽回的餘地,呂佈隻能無限幽怨地盯著“救命稻草”一樣的劉備,說出瞭一生之中最亮堂、也最為無奈的一句話:“是兒最無信者。”
呂佈的一生就這樣轟轟烈烈而又悄無聲息地落下瞭帷幕,多少有些令人惋惜。當年虎牢關獨戰劉關張的大英雄,竟然死得如此不清不白、毫無意義,這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其實,縱觀呂佈的人生經歷,也並非全然如流傳和大傢想象的那樣——無信無義,冷血無情。至少在其內心深處,也是很想做個好人的。隻不過頭腦簡單,不善偽裝,加之情勢所迫,身不由己,才將呂佈推上瞭道德的審判臺。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多數時候的呂佈還是有其可愛之處的。其他的不說,單從以下幾件事上就足以看出呂佈並不是天性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