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功臣韓信死的一點也不冤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王莽死後,老百姓為何爭著去把王莽的舌頭切下來吃?
有句話形容韓信,人人都說貼切:“生死兩婦人,成敗一蕭何。”
兩婦人,一個是漂母,救濟過韓信,另一個是呂後,皇帝劉邦的老婆,大漢集團的老板娘,正是她要瞭韓信的性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用解釋,在韓信成敗的關鍵點上,蕭何前一次說好話,後一次卻說瞭壞話,前後不一致,這並不是說明蕭何是小人,他是站在老板劉邦的利益角度說話辦事——於朋友有虧,於公德無礙,具備職業素養。
後世大多認為韓信死的有點冤,“鳥盡良弓勢必藏,千秋青史費評章。區區一飯猶圖報,爭肯為臣負漢王。”韓信的罪名是謀反,《史記》是這麼記的,很多人不信,以為司馬遷用的是曲筆,韓信肯定是被誣陷的。
理由很簡單:天下分爭之際,韓信手握重兵,也有稱帝的機會,他沒有謀反。天下既定,兵權被消,毫無成功機會,為什麼要謀反?站在韓信的角度,似乎不可理喻。要不,就是韓信腦子進瞭水?
後來,仔細體會韓信與劉邦的關系,我認為,呂後殺他沒錯,韓信死的不冤:他確實是謀反,目的不是推翻劉邦,而是向老板表達一種抗爭,表達一種絕情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