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為什麼代替儒學成為正統?看曹操跟司馬懿
文章分類:曹魏
指點江山談“儒釋道”第二十四期)
關於我國歷史上玄學的興起,有觀點這樣認為:玄學其實真正興起於司馬氏篡魏之後。其認為,曹操的篡權還能依靠自身的品德與才能獲得儒學上的合法性,而司馬氏的奪位則完全找不到可以作為合法性依據的理由。他出身經學世傢,靠儒學成名,根本沒有背叛儒學的理由。所以,司馬氏當權之後,自然不會搬起儒學砸自己的腳, 而是轉而對那些整日空談的高人逸士大加推崇,直接推動偏離時事的玄學的發展,以此轉移社會輿論的視線,那麼自身政權的合法性也就不會受到那麼多的質疑瞭。
這種觀點雖然看起來毫無疏漏,但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
首先, 如果以儒學的觀點來看,曹魏集團根本不足以具備合法性。儒傢崇尚“有德者居天下”,而曹操並非是任人唯賢的有德行的君主。無論是曹操的短歌行還是求賢令,其中的求才若渴之情簡直力透紙背。不過,曹操對人才的要求也隻是有才而已,他在令書中提出:不管這人品德咋樣,隻要有才能,統統給我推舉上來。這種觀點顯然與儒傢的“才性同”也就是人的品德和才能是一體的相對立,違背瞭儒傢的根本命題之一,他怎能獲得儒傢的承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