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嶽飛遭遇潛規則招來殺身之禍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南宋將領梁紅玉:一位妓女出身的女將軍
在當時抗金戰場上連戰連捷的大好形勢下,宋高宗為什麼一定要殺害抗金功臣嶽飛呢?若追究其中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嶽飛曾經數次違抗宋高宗的聖旨,打亂瞭他的攘外必須先安內的計劃。
網絡配圖
北宋末年,金兵馬踏黃河,南侵中原。廣大的中原父老和熱血男兒“仇怨金國,深入骨髓”,紛紛奮起反抗。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兩岸、兩淮之間、大江南北,舉國上下掀起瞭轟轟烈烈的抗金鬥爭。但是偏安一隅的宋高宗把廣大農民的抗金鬥爭看作比金軍入侵還要危險。在金兵暫時撤退休整、宋金形式發生急劇變化之時,宋高宗立即把南宋領兵抵禦金軍的將領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嶽飛等人調離抗金前線,分頭去鎮壓活躍在各地的農民起義軍。
即使對待更為聲勢浩大的湖廣洞庭楊麼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嶽飛也是采取盡量招安、少流血原則的策略。當時隨軍參政席益就對嶽飛的做法產生瞭嚴重懷疑,並對張浚說:“嶽侯得無有他意,故玩此寇?”張浚瞭解嶽飛的用心,故而笑答說:“嶽侯忠孝人也,足下何獨不知用兵有深機,胡可易測?”這次被俘的農民起義軍近二十萬人。其部將魯莽的牛皋主張“略行洗蕩,使後人知所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