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帖】第222篇|《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伊秉綬
文章分類:清朝
伊秉綬1754-1815),字組似,號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寧化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員外郎,曾任惠州知府,揚州太守等官。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蕪城懷舊錄》譽之:“揚州太守代有名賢,清乾嘉時,汀州伊墨卿太守為最著,風流文采,惠政及民,與歐陽永叔、蘇東坡先後媲美,鄉人士稱道不衰,奉祀之賢祠載酒堂。”
伊秉綬出生於書香門第,喜繪畫、工四體,其行楷有顏真卿之神韻,博采廣收,兼師百傢,自抒己意,為世人矚目。其隸書成就最高,為清代碑學中隸書中興的代表人物之一。書體橫平豎直,結體方正。用筆圓渾,毫不誇張,意到筆止。齊而不板、整而不呆、厚而不滿。氣韻生動,飄逸脫俗,結體別出新意,講究疏密變化,收放得體。大字雄強挺拔、愈大愈壯,小字清新雅麗,端莊多姿。
民諺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虞仲翔祠及碑則建於清代嘉慶十六年(1811)。虞翻字仲翔(164-233)三國吳時浙江餘姚人。虞精於經學,因犯孫權,被謫戌廣州,"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達數百人。"後孫權有所悔悟,下令如虞翻在世,給他人員及船隻還都。如亡,送喪還鄉,讓他兒子做官旨意。但此時虞翻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