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膽小鬼,西域的歷史在漢章帝時期差一點改寫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公孫瓚單挑呂佈和文醜,武力比得上徐晃嗎?
公元83年的洛陽皇宮。一份來自西域的奏章擺在案幾上。漢章帝不止一次地看。他看一眼放下,再看一眼再放下。很顯然,他在猶豫。
奏章是一個叫李邑的人寫的,通篇極力陳述西域的荒涼野蠻,說在如此遙遠又荒涼的地方用兵得不償失。這又是一個西域的放棄派。自他登基以來,已經不止一次收到和李邑同樣論調的奏章。所不同的是,李邑是從幾千公裡之外的西域呈上的奏章,而且,他不僅建議放棄西域,還說西域現任長官班超“擁愛妻,抱愛子,安樂外國,無內顧心。”這不簡直一個土皇帝嗎?
李邑在西域,對那裡的情況應該有所瞭解。他的奏章相對而言比較有現實性。這也是漢章帝猶豫的原因。
應該說,漢章帝對班超的印象還是不錯的。做太子時,他就知道班超在西域殺匈奴使者、於窴巫師的事,也知道他帶兵平定西域各國,為西域小國重新歸屬漢朝立下瞭很大功勞。後來,漢明帝駕崩,國喪期間,焉耆國趁機攻打西域都護,班超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一個人帶兵苦守瞭一年多。再後來,章帝繼位,朝中大臣建議班超從西域撤回來。可是,當班超撤離時,疏勒國不但“舉國憂恐”,都尉黎弇還為此自殺,死前不無憂鬱地說“漢使棄我”。撤到於窴時,於窴王侯以下都嚎啕大哭,很多人抱著班超的馬腿不讓他走。這樣,班超奏明情況,重新返回西域。不久,漢章帝就接到捷報。那些堅持讓班超回來的人都不說話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