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晚年詩作:賣炭翁等民生疾苦退出視野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治和武媚娘為何要對兒時的好友高陽公主痛下殺手?
唐文宗太和3年(公元829年)4月,年近花甲的大詩人白居易到達洛陽,住進5年前他在洛陽長夏門東履道裡購置的宅第。洛陽為唐陪都(時稱東都),5年前,他以太子左庶子身份被派到東都時,便買下瞭這片住宅,預作自己的終老之地。其後,他歷任蘇州刺史、刑部侍郎等內外官職,冗務在身,難如所願。如今,終於奉詔為太子賓客(系東宮即太子屬官),分司東都(即以太子的名義分管東都事務)。所謂“分司”,實際上並不任職,不過是對達官顯宦退休後的一種特殊優待。這份並不當差的優渥差事,正是他所向往的。詩人自己有詩為證。
就在太和3年,白居易寫過一首題為《中隱》的詩。我們知道,自古以來,士大夫大都在出仕和歸隱之間矛盾、徘徊。所謂“達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朝政紊亂,仕途險惡,迫使官員不得不考慮歸隱以明哲保身。歸隱也有不同的選擇。有道是“大隱隱於鬧市,小隱隱於山林”,白居易選擇的是“中隱”,既不在朝廷做官,不在都城長安居住,也不退隱於偏遠的山林,而是去東都洛陽任一個虛設的官職。這樣,依舊可以享受做官的好處,又避開瞭政治矛盾的中心——險惡的朝廷。中唐時期宦官弄權,藩鎮割據,朝中不時波濤洶湧。白居易屢經宦海風波,加之進入瞭暮年(寫《中隱》一詩時已58歲),意志走向消沉,做這樣的選擇是可以理解的。